一、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维系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
其次,加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标准化是应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迫切需要。
第三,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要求。
1.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 我省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地方法规是《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关于普通话
1.什么是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我国的推普历程:
195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推广普通话成为政府行为。
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载入“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推广普通话成为法律行为。
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诞生,推广普通话全面走上法治道路。
3.推普的现行政策是: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 推普周:
从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5.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
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语言隔阂,实现社会和谐交流,促进对外开放、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我国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粤方言区,客家方言区。
江苏省的方言分为“三区七片”,即: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区,又分苏州片和常州片(启海话部分属于苏州片,吕四话部分属于常州片);北方方言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6.普通话水平测试
一级甲等(简称“一甲”):97分以上
一级乙等(简称“一乙”):92分~96.9分
二级甲等(简称“二甲”):87分~91.9分
二级乙等(简称“二乙”):80分~86.9分
三级甲等(简称“三甲”):70分~79.9分
三级乙等(简称“三乙”):60分~69.9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当达到二级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和担任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语音教师和播音、主持、影视剧表演等专业教师应当达到一级水平;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剧演员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当达到一级甲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