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文化建设 | 教育督导 | 师生风采 | 通知公告 | 学校概况 | 教育公开 | 学科建设 | 学生乐园 | 体艺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育科研 | 家长学校 |
分类:学科建设

会倾听才会表达

发布时间:2016/8/5 18:11:0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与表现。

在日常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经常是一个问题刚提出来,幼儿积极踊跃回答,别人说过的答案,有些孩子还会重复。这就涉及到一些问题:幼儿是否在倾听同伴讲话?如果没有倾听,那么怎样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

身教重于言教,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要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理所当然教师首先要有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一次户外活动中,我请班上的王梓涵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他讲的故事是《恐龙找蛋》。也不知什么原因,我没有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在他讲完故事后,班 中最爱听故事的吕锦华站起来说:“请老师再给我们讲一遍吧!”这时我才回过神来,不自然地看了一下手表,说:“时间到了,我们回教室再继续讲吧!”回去 后,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但我发现吕锦华满脸不高兴,嘴里嘀咕着:“好听是好听,可我还是想听《恐龙找蛋》的故事。”说着就把 头扭了过去。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如果当时我认真倾听,肯定能把王梓涵讲的故事重复讲给全班幼儿听,是我的错误导致吕锦华今天的失落表现。自己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故事,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故事,实在是不公平。

这件事让我明白,当早上入园后,孩子对你滔滔不绝地讲述昨天妈妈和爸爸带他去公园游玩的情景;当户外活动时,孩子围在你的周围不停地跟你讲着自 己梦见或自己创编的故事时……你都要认真倾听。即使孩子们的话啰啰嗦嗦,没有条理;即使你听了半天,没有听明白他们在讲些什么。但是,你必须面带微笑,做 出一副非常认真入迷倾听的样子,并不时地为孩子加油,不时地做出丰富的表情,让他们觉得老师在认真听,并且非常认同自己的讲述。这样,孩子们才会慢慢树立 说话的信心,会越说越棒。之后,也会像老师那样认真倾听对方说话。

发挥同伴的带动作用

教师要多表扬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幼儿,号召别的幼儿向其学习。如在科学活动的开始部分,我请幼儿猜谜语,当一个谜语说完后,孩子们都积极举手回 答,可几个孩子的回答都不正确。我重复了一遍谜语,这时,我发现关宇晗不光听得最认真,而且两只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我的脸,表情认真严肃,然后举起手说: “海葵。”“回答得非常正确。”我竖起大拇指,孩子们也为其鼓掌。在随后的几个谜语中,孩子们似乎从关宇晗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听得十分认真投入,回答问题 的正确率也上升了很多。对幼儿来说,教师的称赞和表扬,是对其良好倾听习惯的肯定,能给他们极大的动力,从而巩固这种习惯的养成。

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教学活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比如,我会利用离园前的15分钟,与幼儿分享一些脑筋急转弯或生活、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让幼儿参与其中,幼儿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做出回答,这促使幼儿养成更好的倾听习惯。

总之,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礼貌习惯的培养。教师要让幼儿懂得在听他人讲话时,眼睛要看着说话的人,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人把话说完。当然,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需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步养成。

版权所有 启东市新港小学 ?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